“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指示。为深入理解总书记的殷切嘱托,切身体会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基层社会的呈现样态,从人民群众治村理政的实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,勇做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传承者、践行者和创新者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课“搬”进了枫桥镇。6月30日下午,《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》社会实践课程负责人雷梅珍老师带领70余名学生和思政教师来到枫桥镇,在鲜活的故事里、在泛黄的文献中一路欣赏好“枫景”。

在枫桥经验陈列馆,追寻“枫桥经验”的发展历程

在枫桥经验陈列馆,师生们沿着“枫桥经验”的诞生、演进、发展、升华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浙江的探索实践进行深刻学习。一张张图片,一座座雕像,一个个故事带我们走进“枫桥经验”的前世今生。20世纪60年代初,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“发动和依靠群众,坚持矛盾不上交,就地解决,实现捕人少,治安好”的“经验”。经过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,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“五个坚持”成为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主要内容,即坚持党建引领,坚持人民主体,坚持“三治融合”,坚持“四防并举”,坚持共建共享。

在枫源村,探寻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基层治理的新实践

新时期,在坚持和发展“枫桥经验”这个传家宝的基础上,枫源村凭借自治、法治、德治、智治几大“治村法宝”,依靠群众发动群众,不断丰富着乡村治理体系。构建“乡里事务自治、乡村秩序法治、乡风文明德治”的乡村治理体系,打造“三治融合”示范村,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全域提升,切实践行了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上交”的枫桥精神。过去十几年年,村子实现“零上访”,呈现出乡村美、民风和、村民富、劲头足的发展态势。

在杜黄新村,感悟“勤耕农田,巧耕心田”的田园新“枫”景

田园逐梦,沃土生金。师生们漫步在“全国文明村”杜黄新村。放眼望去,整洁的环境、朴实的民风、浓郁的文化氛围随处可见。杜黄新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,以党建为统领,把警务融入村务,把治理融入服务,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。杜黄新村根据实际,打造“5+x”社会组织,成立种粮大户协会,选好田上村嫂、杜黄和事佬等,切实回应了村民所期所盼,展现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好“枫”景,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通过全面学习,师生们深切感受到“枫桥经验”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,又在指导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发展,为预防化解矛盾风险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(拟稿:马克思主义学院邓星、徐鹏;图:邓星、鲁静思)